2015 年新德里共和日游行中的舞者表演
“舞者在新德里 2015 年共和国日游行中表演”,作者:Pete Souza。来自Wikimedia Commons 的公共领域。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许多印度领导人都对印度和西方共和国着迷,并从不同的角度撰写了令人钦佩的文章。共和主义思想在表列种姓和“低等”种姓的代言人中尤其受欢迎。乔蒂拉奥·普勒是他们最能干、最早的代言人之一,他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人权》等西方共和主义作家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赞扬了共和主义的平等精神、热爱自由和致力于公共福祉。他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复兴是共和国的兴起,而印度的衰落是婆罗门君主制推翻佛教共和国的结果。安贝德卡尔持大致相似的观点,对法国和美国共和国特别感兴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 全球数据 对后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并讲授了相关主题,并提出了将印度变成共和国的有力理由。他崇尚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及其“共和”和平等主义精神。他领导的独立工党(成立于 1931 年)后来被称为印度共和党。尽管这发生在他去世后,但他已经推动了印度的事业。
几位主流自由派和社会主义领袖也非常推崇共和政体。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世界历史一瞥》一书中写到了现代欧洲共和国,赞扬了它们伟大的美德,如公民勇气、公共精神、平等主义精神和对自由的热爱,并对法国大革命最为热衷。他在 1929 年拉合尔国会会议上的总统演讲中宣布自己是共和党人,几乎将共和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JP 纳拉扬、洛希亚、纳伦德拉·德夫、MN 罗伊等人也赞同他的观点。
尽管这些和其他共和制的倡导者从不同的来源汲取灵感,强调共和制的不同特征,但他们对共和制的含义和重要性有着广泛的共识。对他们来说,共和制与民主有重叠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既不指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也不指民主那样的政府形式,而是指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些特征是社会和经济平等、国家作为公共机构、积极和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身份以及权力分立。
特色图片来源:丹尼斯·贾维斯 (Dennis Jarvis) 的“印度国旗飘扬在装饰有圆顶和尖塔的墙壁上”。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