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发布了第三版全球连通性指数 (GCI),对世界各地的全球化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新报告显示,以贸易、资本、信息和人员的跨境流动来衡量的全球连通性已收复金融危机期间的大部分损失。尤其是国际互动的深度——跨国界互动的比例——在前一年复苏停滞之后,于2013年获得了发展势头。
尽管如此,作为全球化的一个独特维度,贸易深度仍然停滞不前,全球连通性的整体水平仍然相当有限,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几年有所提升,可能会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收益。
德国邮政敦豪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佩尔表示:“金融危机过后,全球化面临越 巴西电邮清单 来越大的压力,国际贸易谈判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我坚信,一个繁荣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一体化,而不是更少的一体化。”
然而,最近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则发出了更为谨慎的警告:
分析师表示:“许多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缩小基础设施差距、提高生产力并提升潜在增长率。”
DHL 2014 年全球连通性指数记录了经济活动向新兴经济体的大幅转移,推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新兴国家现在参与了大多数国际互动,而 2010 年之前,大多数国际流动都是从一个发达经济体流向另一个发达经济体。值得注意的是,2011 年至 2013 年全球连通性增长最快的 10 个国家都是新兴经济体,其中布隆迪、莫桑比克和牙买加增幅最大。
发达经济体尚未跟上这一转变。这意味着它们可能错失了新兴市场的增长机会。“要抵消这一趋势,发达经济体需要更多企业提升其利用遥远增长点的能力,”报告作者之一、国际知名的全球化专家和商业战略家 Pankaj Ghemawat 教授表示。“鉴于数十年来的贸易区域化趋势已经发生逆转,这一点尤为明显。”事实上,GCI 2014 显示,与报告的基准年 2005 年相比,2013 年所衡量的每种贸易、资本、信息和人员流动都有所扩大。2014 年
指数结果
除了全面概述全球化状况外,2014 年报告还详细分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荷兰蝉联全球连通性最强的国家,欧洲再次成为全球连通性最强的地区。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10个国家中,除一个国家外,其余都位于欧洲,其中新加坡尤为突出。